固廢監管部門職責存在交叉,專家建議更精細化管理,需對固廢全程追蹤溯源
2019-12-20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年來,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時有發生。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背景下,如何加強固體廢物管理成為新的課題。
12月19日,由E20環境平臺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召開。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在論壇上介紹,在參與“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固廢管理在職能部門協調管理機制方面還面臨很大挑戰,還需要對固廢進行追蹤溯源和全過程的管理。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在全國范圍內選擇10個左右有條件、有基礎、規模適當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圍內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2019年5月,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啟動會召開,16個城市和地區為期兩年的試點行動拉開大幕。
溫宗國介紹,他所在的團隊梳理了不同來源固廢產生量、去向和綜合利用率的數據,這些數據反映出涉及的部門非常多?!皡⑴c推進工作中的部門數量最高的有30個,最低的有10個。對應的責任部門交叉非常厲害。如何來推進部門職能的整合,是非常關鍵的一個工作?!?/span>
溫宗國認為,現在最突出的問題是一般工業固廢底數不清、去向不明。此外,快遞、農業等包裝廢棄物同樣流向不清,固廢產生、轉運、利用處置的流程監控體系也不夠健全,建議要加強相關的監督和管理。
溫宗國表示,現在很多城市并沒有從土地利用上來考慮固廢的處理,選址上存在很大的挑戰。過去很多是分散建設,使得土地利用呈現碎片化的特點。
他以垃圾焚燒為例解釋說,要因地制宜考慮其他生活垃圾處置技術的優勢和互補性,包括垃圾分類之后,如何同其他分流出來的一些有機組分的垃圾按照不同技術進行協同處置,這都要因地制宜加以設計,而不能過度依賴某一項單一的技術。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